当前位置:主页 > 要闻 >

“业界大拿”兼任高校老师专访——郑福雨

发布日期:2025-09-10 17:27 编辑:林远 来源:教育中国

从企业实战到高校讲堂,六年校企合作之路的思考与突破

在山东多所高校的课堂上,有一位特殊的老师——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职教师,而是深耕跨境电商与国内信息流电商领域多年的企业负责人。六年来,郑福雨以校企合作教师的身份,走进齐鲁工业大学、山东女子学院、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,将一线实战经验带入课堂,努力弥合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。近日,我们专访了这位“业界大拿”型的高校教师,聆听她六年从教历程的感悟与展望。

缘起企业“招人难”,她选择走进高校

郑福雨老师的校企合作之路,始于企业实际招聘中遭遇的困境。“我们一直做跨境电子商务、二类电商和信息流电商,但在招聘时比较难找到有经验、能快速上手的年轻人,”她坦言,“反复思考后,我感觉症结出在了大学的教育环节——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脱节。”

郑福雨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她的内心始终存有一份教师情怀。企业需求与教育现状之间的落差,推动她萌生了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念头。于是,六年前,她开始通过鼎利教育集团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,正式走进高校,成为了一名兼具企业实战经验与教学使命的高校教师。

 

zfy.jpg

山东女子学院产业兼职教师郑福雨在给本科生上课 《半月谈》记者张力元 摄

六年耕耘:把真实项目带进实验室,让学生对接社会所需

在长达六年的校企合作过程中,郑福雨老师做出了多项实质性贡献。她不仅参与课程设计、开展讲座,更推动了一系列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。

在齐鲁工业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部(菏泽校区),她推动建起直播实验室,并带领学生开展真实项目的直播运营。“学生不再是模拟或‘纸上谈兵’,而是直接面对真实市场、真实用户,这种锻炼价值远超传统教学。”她说。

在山东女子学院,她指导学生们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创业实践,多项学生项目取得显著成效,有的甚至实现了可观的营业收入,为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“企业参与教育,不是简单地把技能搬进课堂,而是要让学生理解行业的逻辑、市场的需求,以及自己未来的可能性。”郑福雨老师这样总结她这些年的教学理念。

未来方向:或继续向下沉,深入职教探索

当被问及接下来的计划,郑福雨老师表现出教育者特有的反思与前瞻。她说,六年来虽然取得不少成果,但也深刻意识到山东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。

“很多本科学生倾向于考研,专科学生则要升本,技术教学和项目驱动在实际推行中依然面临不少障碍。”在她看来,这种“升学历导向”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技能实践类课程的空间,也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。

因此,她正在思考是否要“更加下沉”——或许进入高职、甚至中职院校开展教育合作。“在这些更侧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地方,学生、学校与企业三方目标可能更容易契合,实践类教学或许能更好地推行。”

郑福雨表示,她尚未做出决定,但她坚信,教育与产业结合是必然趋势,而她愿意继续作为“跨界者”,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路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编后语:郑福雨老师的故事,不仅是一位企业人士的“教师梦”,更是当前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实践中的一个生动缩影。她所展现的思考、行动与困惑,也折射出教育转型阶段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可能性。

 

Tags: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