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要闻 >

我的小学

发布日期:2024-02-25 21:48 编辑:林远 来源:教育中国

我的小学

---- 杨志强

家乡的冬天,比城里冷很多。

田野里肆虐的寒风,像冰刀一样,刺骨冰凉。升起的袅袅炊烟,将靠近山谷的村子包裹在云山雾海之中,宛若仙境。一条弯曲的水泥路,一直延伸进了村子,斜坡上是一排已落掉叶子的柿树,柿树上挂着不少干瘪的红柿子,几只乌鸦正在树梢上啄食柿子。田野里,一行行麦苗立起纤细的身子,在寒风中微微抖动着;在万物沉睡的寒冬,唯有这麦田满目翠绿,生机盎然,让人惬意。

一棵苍老的槐树,携带着浓浓的柴烟味出现在村口,灰褐色的树身上,粗糙的树皮纹理清晰、沟壑纵横;抬手可及的树杈上,用铁丝系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片。槐树的身后,是一座土瓦房,瓦片上长满厚厚的青苔。草泥墙皮大多已经脱落,将一个个胡基裸露在外,十一格窗户只剩下了窗框,空荡荡的房内一览无余,变了色的夯土地面以及部分发霉的椽子和斗拱,暴露出房子漏雨的现状。

这就是我们村的小学。没有校门,没有围墙,原本的两座瓦房,也只剩下眼前的这一座。看着眼前的情景,我的思绪回到了四十年前.....

王老师拿着小榔头,敲打着挂在槐树上的铁片,“铛! 铛!铛!”三声有间隔的预备铃声,将四处分散的同学们纷纷召回教室。大约5分钟后,铁片再次发出两声短促而又清脆的铃声,上课正式开始了。老师的讲课声、同学们的读书声,从各个教室传了出来,就连在地里干农活的村民都听得清清楚楚。课间,应该是我们最为快乐的10分钟了。同学们鱼贯冲出教室,跳皮筋的、踢毽子的、抓石子的、撞拐的、滚铁环的、打陀螺的、顺着墙角挤仗的.. 一宁静的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。

记得在学前班和一年级时,我们都自带小凳子坐在土台子前上课,二年级以后才能坐在木制课桌前。两座瓦房隔了五间教室,四年级和五年级共用一间教室。老师给四年级学生讲课时,五年级学生上自习;同样,给五年级上课时,四年级学生上自习,一个黑板就这样被轮流用着。那时候,家里特别穷,铅笔往往写到快捏不住了都舍不得丢。由于没有虎口的支撑,仅靠三个指头固定铅笔写出的字总是歪歪扭扭。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写满了,就从商店买来整张大白纸或大黄纸,再裁成32K订成本子用。下雨天,家里雨鞋不够用,我们经常挽着裤腿、光着泥脚,坐在教室里听课。我最怕的是冬天,由于钉在窗户上挡风的塑料布总是被撕破,寒风往往从教室内横穿而过,我的手年年被冻,晚.上睡在热炕上,手背像发起的面团,肿得又痛又痒。

时光如梭。如今,孩子们都去城里上学了,这所村小只剩下这间破败的教室和悬在寒风中锈迹斑斑的校铃了,昔日的热闹永远停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了。

 

【作者简介】:杨志强,笔名昆仑散客。陕西宝鸡人,转业干部,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,作品散见于《人民军队报》、《凤凰网》、《中国教育》、《中华网》、《中国农村网》、《中国网》、《人民教育报道》、《华人日报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中国陕西网》、《陕西网》、《陕西生活网》、《三秦都市报》、《西安日报》、《炎黄文学》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。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