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要闻 >

辩者,智也 ——人文与法律学院2021年新生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

发布日期:2021-11-17 21:58 编辑:admin 来源:未知

辩者,智也

——人文与法律学院2021年新生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

历时月余,人文与法律学院2021年新生辩论赛迎来决赛。本次比赛于11月7日下午2点在行政楼B415举行。

比赛分为两场——季军赛与冠军赛,总计四支队伍突出重围,参加比赛。每场比赛两支队伍,进行最后的角逐。出席本场比赛的嘉宾有:人文与法律学院法学系党支部书记李燕涛老师,人文与法律学院21级本科生辅导员许彦老师,人文与法律学院团委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杨涵予、于金卉、白星媛、赵习昌、付京玉,20级机械学院辩论队队长周涵博,21级机械学院辩论队队长赵杨天予,21级文法求知辩论队队长何晔擎、常祎、左鹍鹏以及其他优秀辩手们。评委团成员有:21级校辩论队队长、20级文法求知辩论队队长李贡萌,20级文法求知辩论队队长刘顺利、杨婧哲,21级校辩论队队长、19级文法求知辩论队优秀辩手刘苗,19级文法求知辩论队优秀辩手张海成。

季军赛:正方汉语211队vs反方复活二队

随着提示音响起,季军赛便正式开始了。胜人者力,胜己者强。围绕“对当代青年而言,胜人重要还是胜己重要”,两支队伍展开了辩论。

正方汉语211一队强调“胜人更有利于当代青年树立大局观念,助力国家发展。”反方复活二队强调“胜己可以避免当代青年浪费自己的才能,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。”双方你来我往,不断证明自己的观点。

针对反方的质询,正方则认为胜人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心态,而非简单的比赛结果。胜人的心态,是一种不甘心落后于人、不甘心原地踏步、一种追求进步向上的心态。基于正方的提问,反方申辩,胜己的基础是对自己的了解,这有助于当代青年在盲目竞争的环境中逃离出来,寻找独属于自己的潜力。这也有助于当代青年更好适应社会,更好发展自身。

最后评委点评,赛场上双方势均力敌,各方推论各有千秋。胜人,并非一味追求胜利,并非毫无意义的内卷;胜己,也并非是原地踏步、裹足不前。结果是反方更胜一筹,夺得季军。其实,无论胜人和胜己都是为了变得更好。胜人和胜己都是一种途径,都是青年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。对于当代青年而言,无论采用那种方式,都要遵循自己的内心,选择适合自己的路,走向更美好的明天。

冠军赛:正方复活三队vs反方公汉联队二队在冠军赛开始前,李燕涛老师陈述了他对于辩论及辩论赛的理解,并希望同学们通过新生辩论赛训练,参与更多更高级别的比赛,鼓励同学们要走出学校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正方的观点是:对于青年来说,“我想做怎样的人”更重要;而反方的观点是:对于青年来说,“我不想做怎样的人”更重要。

在一开始,当正方一辩发言完毕后,反方的质询便“火力全开”,现场的气氛被引燃。正方始终坚守自己的观点,认为“我想做怎样的人”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,而使自己更有动力。但反方认为,青年人不仅对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不明确,而且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,对于想做什么样的人缺少自己的想法和独特性。双方二辩的发言都慷慨激昂,逻辑循序渐进,表现十分出色。在自由辩时,双方的辩手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我们展现了思想的火花、言语的碰撞,可谓“文采承殊渥,流传必绝伦。”比赛结束后,许彦老师对本场比赛进行总结,她认为赛场上的各位辩手表现都非常出色,同时提出了队员间增进默契的期望。随后,刘苗学姐也讲述了自己对于比赛过程的看法,评委们也相继做出了精彩的点评。最后,主席宣布比赛结果并进行了颁奖仪式,决赛正式结束。

“词章直如子长健,辩论天下三寸舌。”在这场精彩的决赛中,每位辩手都据理力争、滔滔不绝,你来我往地彼此争辩着,给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,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至此,2021年文法新生辩论赛决赛完美落幕。

回首过去,文法新生赛场英姿勃发、唇枪舌战;立足今日,文法学子收获满满、辉煌成就;展望未来,必定引吭高歌、一路向北、努力让人文与法律学院文法求知辩论队更加朝气蓬勃、前途似锦!

附:

季军赛

正方汉语211一队vs反方复活二队

胜方:复活二队

最佳辩手:反方三辩金子懿

冠军赛

正方复活三队vs反方公汉联队二队

胜方:复活三队

最佳辩手:反方二辩于辉

最终结果:

冠军:复活三队

亚军:公汉联队二队

季军:复活二队

全程最佳辩手:公汉联队二队一辩王子豪

Tags: